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B1、B2)和G族(G1、G2)的测定是一个严谨且关键的过程,以确保食品安全。以下是关于其测定方法的清晰概述:
测定方法
1. 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第一法)
原理: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通过乙腈-水溶液或甲醇-水溶液的混合溶液提取,经过免疫亲和柱净化,去除干扰物质后,经液相色谱分离,串联质谱检测,并使用同位素内标法定量。
适用范围:此方法适用于谷物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坚果及籽类、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和特殊膳食用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的测定。
2. 高效液相色谱法(第二法)
原理:与第一法类似,但可能不包括同位素稀释步骤。通过液相色谱分离后,使用适当的检测器(如紫外检测器或荧光检测器)进行定量。
适用范围:同样适用于谷物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坚果及籽类、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和特殊膳食用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
3. 薄层色谱法(第三法)
原理: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进行分离,再通过显色剂显色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适用范围:此方法主要用于谷物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坚果及籽类、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和特殊膳食用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
注意事项
样品制备:在测定前,样品需要进行适当的制备,如粉碎、过筛、混合等,以确保测定的准确性。对于坚果及籽类样品,如带壳,需注意去壳后可食用部分的量要达到一定要求,并确保样品粉碎均匀。
试剂和材料:测定过程中使用的试剂和材料应为分析纯或更高纯度,水应使用符合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
标准储备液制备:标准储备液应在适当的条件下保存,如-20℃下避光保存,并在使用前进行浓度校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测定方法。上述方法各具特点,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食品样品。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样品的特性和检测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并遵循相应的操作规范,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