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食品保鲜包装用纸基复合材料物理检测+安全卫生检测,液体食品保鲜包装用纸基复合材料 GB/T 18706-2008检测

更新:2025-11-21 07:00 编号:43179540 发布IP:112.32.65.56 浏览:1次
发布企业
安徽量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认证
资质核验:
已通过营业执照认证
入驻顺企:
1
主体名称:
安徽量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组织机构代码:
91340104MAE1J41P95
报价
人民币¥100.00元每样品
资质
CMA CNAS
周期
7-10工作日左右
服务范围
全国
关键词
第三方检测机构,第三方检测,国标检测,检测,检测中心
所在地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蜀山经济开发区湖光路自主创新产业基地三期
联系电话
19956099398
手机
19956099398
微信号
cp19956099398
总经理
郭经理  请说明来自顺企网,优惠更多
请卖家联系我
cp19956099398

详细介绍

液体食品保鲜包装用纸基复合材料(GB/T 18706-2008)检测全解析

液体食品保鲜包装用纸基复合材料直接接触液体食品,其物理性能决定包装是否能承受运输、储存中的外力与环境影响,安全卫生性能则直接关系食品安全。以下基于GB/T 18706-2008《液体食品保鲜包装用纸基复合材料》 标准,详细拆解物理检测与安全卫生检测的核心内容、检测方法及合格要求。

物理性能检测(保障包装功能性与耐用性)

物理性能检测聚焦于材料的 “结构稳定性”“阻隔性”“力学强度” 和 “使用适配性”,确保包装在液体食品的灌装、运输、储存及使用过程中不破损、不漏液、能维持食品保鲜环境。

1. 外观质量(基础筛查)

外观是材料是否存在明显缺陷的首要判断标准,直接影响包装美观度与基础密封性。


  • 检测内容:

    • 表面状态:无孔洞、无针孔、无气泡、无褶皱、无杂质(如黑点、异物)、无分层(纸基与复合层不脱离)。

    • 印刷质量(若有印刷):图案清晰、色泽均匀,无套印偏差、漏印、糊版等问题。

    • 边缘状态:切口平整,无毛边、裂口,卷状材料端面无明显错位。

  • 检测方法:在自然光或等效光源下(照度≥500lx),距样品 300-500mm 处目视检查,必要时用放大镜(5-10 倍)辅助。

  • 合格要求:符合上述外观缺陷 “无” 或 “不影响使用” 的要求,无致命性缺陷(如孔洞、分层)。

2. 尺寸偏差(适配生产与灌装)

尺寸精度决定材料能否适配自动化灌装设备,避免因尺寸不符导致灌装漏液或包装成型失败。


  • 检测内容:

    • 长度偏差:卷状材料每卷总长度、单张材料长度的实际值与标称值的偏差。

    • 宽度偏差:材料实际宽度与标称宽度的偏差。

    • 厚度偏差:材料不同位置(至少随机取 5 个点)厚度的均匀性,及与标称厚度的偏差。

  • 检测方法:

    • 长度 / 宽度:用精度≥1mm 的卷尺或直尺,沿材料纵向 / 横向均匀取 3 个测量点,取平均值计算偏差。

    • 厚度:用厚度仪(精度≥0.001mm),在 2kPa 压力下,随机取 10 个点测量,计算平均厚度与偏差。

  • 合格要求:

    • 长度偏差:±3%(单张)、±5%(整卷);

    • 宽度偏差:±2mm;

    • 厚度偏差:±10%(同批次材料)。

3. 阻隔性能(核心保鲜指标)

阻隔性能包括 “氧气阻隔”“水蒸气阻隔”,直接决定液体食品(如牛奶、果汁、酱油等)的保质期 —— 若阻隔性差,氧气、水蒸气会渗入包装,导致食品氧化变质、发霉或风味变化。

(1)氧气透过量

  • 检测原理:采用压差法或等压法,在规定温度(23℃±2℃)、相对湿度(50%±5%)下,测量氧气通过材料的速率。

  • 检测方法:依据 GB/T 1038-2000《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 压差法》,将样品固定在透气池中间,一侧通氧气,另一侧抽真空,通过测量低压侧氧气浓度变化,计算氧气透过量。

  • 合格要求:≤50cm³/(m²・24h・0.1MPa)(针对液体食品保鲜场景,高阻隔要求产品需≤10cm³/(m²・24h・0.1MPa))。

(2)水蒸气透过量

  • 检测原理:在规定温度(38℃±0.5℃)、湿度差(一侧 90%±2% RH,另一侧 30%±2% RH)下,测量水蒸气通过材料的速率。

  • 检测方法:依据 GB/T 1037-2021《塑料薄膜和薄片 水蒸气透过性测定 杯式法》,将样品覆盖在盛有干燥剂的透湿杯上,置于恒温恒湿环境中,通过称量透湿杯质量变化,计算水蒸气透过量。

  • 合格要求:≤15g/(m²・24h)(不同食品场景可调整,如高水分食品需≤5g/(m²・24h))。

4. 力学性能(抗破损与抗拉伸)

力学性能确保包装在搬运、堆叠、开启过程中不撕裂、不分层,主要检测 “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热合强度”“耐破度”。

(1)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

  • 检测目的:评估材料抵抗纵向(机器加工方向)和横向(垂直于加工方向)拉伸的能力,避免灌装或运输中因拉力导致包装破裂。

  • 检测方法:依据 GB/T 1040.3-2006《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 3 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制备 15mm×150mm 的样条(纵、横向各 5 条),用试验机以 500mm/min 的速度拉伸,记录断裂时的力与伸长量,计算拉伸强度(MPa)和断裂伸长率(%)。

  • 合格要求:

    • 拉伸强度:纵向≥25MPa,横向≥20MPa;

    • 断裂伸长率:纵向≥10%,横向≥8%(具体数值需结合材料厚度调整,厚材料要求更高)。

(2)热合强度(针对热封包装)

  • 检测目的:液体食品包装多为热封成型(如枕形袋、盒形包装),热合强度决定热封边是否漏液,是关键密封指标。

  • 检测方法:依据 QB/T 2358-1998《塑料薄膜包装袋热合强度试验方法》,制备热封样条(宽度 15mm,热封边长度≥50mm),用试验机以 300mm/min 的速度进行 T 型剥离试验,记录热封边剥离时的Zui大力,计算热合强度(N/15mm)。

  • 合格要求:≥15N/15mm(热封边无分层、无断裂于热封界面,若断裂于基材而非热封处,需重新检测)。

(3)耐破度(针对刚性或厚纸基材料)

  • 检测目的:评估材料抵抗外部冲击或压力导致破裂的能力(如堆叠时的压力、运输中的碰撞)。

  • 检测方法:依据 GB/T 454-2020《纸和纸板 耐破度的测定》,用耐破度仪将样品固定,通过液压逐渐增加压力,记录样品破裂时的Zui大压力。

  • 合格要求:≥250kPa(根据包装重量调整,承重≥5kg 的包装需≥350kPa)。

5. 热收缩率(适配热成型工艺)

若包装需经热成型(如贴体包装、热缩包装),热收缩率需控制在合理范围,避免成型后尺寸偏差或褶皱。


  • 检测方法:依据 GB/T 13519-2016《塑料薄膜和薄片 热收缩性能试验方法》,将样品裁成 100mm×100mm 的正方形,在规定温度(材料热成型温度 ±5℃)下烘烤 10min,冷却后测量长宽变化,计算热收缩率。

  • 合格要求:纵、横向热收缩率均≤3%(热缩型包装除外,其收缩率需符合设计要求)。

安全卫生检测(保障食品安全,无有害物质迁移)

安全卫生检测依据 GB/T 18706-2008 及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如 GB 4806 系列),核心是检测 “有害物质残留” 和 “迁移量”,避免材料中的有毒有害成分(如重金属、溶剂残留、塑化剂)迁移到液体食品中,危害人体健康。

1. 重金属(铅、镉、汞、砷)

  • 检测目的:材料生产中若使用含重金属的颜料、助剂,可能通过迁移进入食品,长期摄入会损害人体肝脏、肾脏等器官。

  • 检测方法:依据 GB 5009.74-2014《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限量试验》,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将纸基复合材料粉碎后用硝酸 - 过氧化氢消解),再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铅、镉、汞、砷的含量。

  • 合格要求:

    • 铅(Pb):≤1.0mg/kg;

    • 镉(Cd):≤0.1mg/kg;

    • 汞(Hg):≤0.01mg/kg;

    • 砷(As):≤0.1mg/kg。

2. 溶剂残留量(针对印刷或复合工艺)

  • 检测目的:材料印刷(如油墨)或复合(如胶粘剂)过程中可能残留挥发性有机溶剂(如苯、、二、乙酸乙酯),这些溶剂可能迁移到食品中,影响食品风味或产生毒性(如苯是致癌物)。

  • 检测方法:依据 GB/T 10004-2020《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 通则》,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HS-GC):将样品裁成小块,置于顶空瓶中加热(80℃±2℃,平衡 30min),抽取顶空气体注入气相色谱仪,通过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计算溶剂残留总量及单一溶剂残留量。

  • 合格要求:

    • 溶剂残留总量:≤10mg/m²;

    • 苯类溶剂(苯、、二)残留量:≤1mg/m²(苯单独残留量≤0.1mg/m²)。

3. 特定迁移量(针对塑料复合层)

若材料含塑料复合层(如 PE、PP、PET),需检测塑料中特定化学物质的迁移量,核心包括 “蒸发残渣”“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迁移量”(模拟食品接触场景的迁移风险)。

(1)蒸发残渣(模拟酸性、油性、水性食品迁移)

  • 检测目的:评估材料在接触不同性质食品(酸性如果汁、油性如食用油、水性如牛奶)时,迁移到食品中的可溶性物质总量(若总量过高,可能影响食品口感或带来安全风险)。

  • 检测方法:依据 GB 31604.8-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总迁移量的测定》,分别用 4% 乙酸(模拟酸性食品)、正己烷(模拟油性食品)、蒸馏水(模拟水性食品)作为浸泡液,在 60℃±2℃下浸泡 2h,将浸泡液蒸发至干,称量残渣质量,计算蒸发残渣(mg/dm²)。

  • 合格要求:

    • 4% 乙酸浸泡液:≤30mg/dm²;

    • 正己烷浸泡液:≤60mg/dm²;

    • 蒸馏水浸泡液:≤30mg/dm²。

(2)高锰酸钾消耗量(评估有机迁移物含量)

  • 检测目的:迁移到食品中的有机物质(如小分子有机物、添加剂降解产物)会消耗高锰酸钾,通过消耗量可间接判断有机迁移物的多少(消耗量越高,有机污染风险越大)。

  • 检测方法:依据 GB 31604.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高锰酸钾消耗量的测定》,用蒸馏水浸泡样品后,取浸泡液加入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加热反应后用草酸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高锰酸钾,计算消耗量(mg/dm²)。

  • 合格要求:≤10mg/dm²。

(3)重金属迁移量(模拟实际使用中的迁移)

  • 检测目的:区别于 “重金属总量”,此指标检测的是 “实际可能迁移到食品中的重金属量”,更贴近真实使用场景。

  • 检测方法:依据 GB 31604.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食品模拟物中铅、镉、铬、镍、砷、汞、锑、锌迁移量的测定》,用 4% 乙酸浸泡样品后,用 ICP-MS 检测浸泡液中铅、镉等重金属的迁移量。

  • 合格要求:铅(Pb)≤0.01mg/kg,镉(Cd)≤0.005mg/kg(以食品模拟物计)。

4. 微生物指标(针对直接接触即食食品)

  • 检测目的:若包装用于即食液体食品(如常温牛奶、无菌果汁),需确保材料无微生物污染(如细菌、霉菌),避免食品被二次污染。

  • 检测方法:依据 GB 4789.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和 GB 4789.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对样品表面进行无菌擦拭或浸泡,培养后计数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数。

  • 合格要求:

    • 菌落总数:≤100CFU/cm²;

    • 霉菌和酵母:≤10CFU/cm²;

    • 不得检出致病菌(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所属分类:中国检测网 / 检测服务
关于安徽量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商铺首页 | 更多产品 | 联系方式 | 黄页介绍
成立日期2024年10月11日
法定代表人解语心(法定代表人)
注册资本500
主营产品第三方检测技术服务;产品质量检测,成分分析测试;计量检测;化工产品电子电器检测服务等;生态资源监测;土地调查评估服务;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农业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终端计量设备销售;计量技术服务;标准化服务;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服务;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检验检测服务;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室内环境检测;辐射监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林业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安全生产检验检测;商用密码产品质量检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水利工程质量检测;雷电防护装置检测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环境保护监测;生态资源监测;土地调查评估服务;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农业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终端计量设备销售;计量技术服务;标准化服务;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服务;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环保咨询服务;环境应急治理服务(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许可项目:检验检测服务;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室内环境检测;辐射监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林业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安全生产检验检测;商用密码产品质量检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民用航空油料检测服务;雷电防护装置检测
公司简介安徽量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一站式检测服务中心,为企业及个人用户提供低成本、高效率、更便捷的检测服务。主要提供的服务有:环境保护监测;生态资源监测;土地调查评估服务;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农业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终端计量设备销售;计量技术服务;标准化服务;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服务;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环保咨询服务;环境应急治理服务许可项检验检测服务 ...
公司新闻
相关产品分类
合肥检测认证
相关搜索
食品保鲜
顺企网 | 公司 | 黄页 | 产品 | 采购 | 资讯 | 免费注册 轻松建站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由安徽量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自行发布,交易请核实资质,谨防诈骗,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顺企网
© 11467.com 顺企网 版权所有
ICP备案: 粤B2-20160116 / 粤ICP备12079258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007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许可证:(粤)—经营性—2023—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