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铜矿精矿检测中心,斑铜矿精矿物相组成有哪些?

更新:2025-08-13 10:12 编号:42395023 发布IP:60.168.129.38 浏览:4次
发布企业
上海复达检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认证
资质核验:
已通过营业执照认证
入驻顺企:
1
主体名称:
上海复达检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09MA1G5N353T
报价
请来电询价
检测资质
CMA、CNAS
检测方式
送样检测,现场检测
检测范围
全国范围
关键词
天然斑铜矿矿石,斑铜矿精矿
所在地
上海市杨浦区国权路525号复华科技楼
联系电话
19719229460
手机
19719229460
联系人
王工  请说明来自顺企网,优惠更多
请卖家联系我
fuda19355561638

详细介绍

斑铜矿是一种含铜、铁的硫化物矿物,化学式通常为 Cu₅FeS₄,颜色呈铜红色至紫蓝色,具有金属光泽,是重要的铜矿石之一,广泛用于铜的冶炼提取。


检测操作流程

业务接洽:客户前来咨询检测方面的需求,检测机构与之签订合同,将检测的具体项目、执行标准、所需费用等信息予以明确。

样品制备:按照规定流程采集样品后,对样品进行制备与处理,使其达到检测所需的条件。

检测测定:利用专业的仪器设备和相应方法,参照标准对样品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

质量把控:通过内部校准、平行样检测以及参与外部能力验证等手段,保证检测结果准确且可信。


斑铜矿检测范围

天然斑铜矿矿石、斑铜矿精矿、斑铜矿尾矿、伴生矿物的斑铜矿样品、不同产地的斑铜矿等。


斑铜矿检测项目

化学成分(铜含量、铁含量、硫含量、以及其他伴生元素如铅、锌、金、银等的含量)、物相组成(斑铜矿的含量及与其他矿物的共生关系)、结构构造(晶体结构、颗粒大小、形态特征等)、物理性质(密度、硬度、磁性、导电性等)、选矿性能(可磨度、浮选回收率等)、有害元素含量(砷、锑、铋等)。


斑铜矿检测方法

化学分析法:采用容量法、重量法或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测定斑铜矿中铜、铁、硫及其他伴生元素的含量。

物相分析法:通过 X 射线衍射法,根据衍射图谱确定斑铜矿的物相组成及含量,分析其与其他矿物的共生关系。

显微分析法:利用光学显微镜或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斑铜矿的晶体结构、颗粒大小、形态特征等微观结构构造。

物理性质测定法:使用比重瓶法或排水法测定密度;通过莫氏硬度计测定硬度;利用磁强计检测磁性;采用电阻率仪测量导电性。

选矿性能检测法:通过可磨度试验测定矿石的可磨性;进行浮选试验,计算浮选回收率,评估其选矿性能。

有害元素检测法:运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检测斑铜矿中砷、锑、铋等有害元素的含量。


斑铜矿检测标准

GB/T 3884.1-2012《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 1 部分:铜量的测定 量法》

GB/T 3884.2-2012《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 2 部分:金和银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火试金法》

DZ/T 0214-2020《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

YS/T 341.1-2011《镍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 1 部分:镍量的测定 丁二酮肟重量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部分方法可参考)


斑铜矿精矿检测中心,斑铜矿精矿物相组成有哪些?的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关于上海复达检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商铺首页 | 更多产品 | 联系方式 | 黄页介绍
成立日期2019年05月22日
法定代表人金贤兵
主营产品专注分析、检测、测试、鉴定、研发五大服务领域。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网络技术服务;企业管理咨询;实验分析仪器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许可项目:认证服务;检验检测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公司简介上海复达检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专注分析、检测、测试、鉴定、研发五大服务领域。分析领域涉及成分分析、配方分析、失效分析、结构解析、方法学开发与验证、原材料质控/评价、一致性评价、特色分析等方向;检测领域涉及理化性能测试、有毒有害物质检测、阻燃性能检测、可靠性测试等方向;测试领域涉及能谱类、电镜类、波谱类、色谱类、质谱类等方向;鉴定领域涉及机械设备质量鉴定、安全事故鉴定、电子电器鉴定、材料鉴定等方向;研 ...
公司新闻
相关产品分类
上海检测认证
顺企网 | 公司 | 黄页 | 产品 | 采购 | 资讯 | 免费注册 轻松建站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由上海复达检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自行发布,交易请核实资质,谨防诈骗,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顺企网
© 11467.com 顺企网 版权所有
ICP备案: 粤B2-20160116 / 粤ICP备12079258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007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许可证:(粤)—经营性—2023—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