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功能改造、增设设备等经常会涉及楼板开洞。楼板开洞后,局部切断了原有传力路径和配筋,会降低楼板整体刚度,降低结构整体性,继而降低建筑的抗震性能。楼板开洞也会削弱开洞楼板周围的承载力,导致混凝土开裂甚至被破坏。对此,建筑楼板开洞结构安全性鉴定至关重要!
混凝土板厚现场检测:
1、抽样标准
构件的选取应均匀分布,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取1%,且不应少于3间。
2、检测标准
对选定的构件,依据《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规定的方法进行现场检测,允许偏差jingque至1mm。
a、悬挑板板厚取距离支座0.1m处,沿宽度方向取包括中心位置在内的随机3点取平均值。
b、其他楼板板厚在同一对角线上量测中间及距离两端各0.1m处,取3点平均值。
板厚的检测可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方法,也可采用非破损方法并用局部破损方法进行校准。当采用非破损方法检验时,所使用的检测仪器应经过计量检验,检测操作应符合标准的规定。
板厚的检测可利用楼板开洞处尺量,也可采用专用检测仪器进行检测;如需要也可采用破损方法人工开洞后尺量,但应对开洞处及时修补。
楼板开洞有何限制?
1、当楼板平面比较狭长、有较大的凹入和开洞时,应在设计中考虑其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有效楼板宽度不宜小于该层楼面宽度的50%;楼板开洞总面积不宜超过楼面面积的30%;在扣除凹入或开洞后,楼板在任一方向的Zui小净宽不宜小于5m,且开洞后每一边的楼板净宽度不应小于2m。
2、当楼板平面比较狭长、有较大的凹入和开洞使楼板有较大削弱时,楼板可能产生明显的平面内变形,分析时需要采用壳单元或弹性膜单元考虑其平面内刚度。
3、楼板有较大的凹入和开洞时,被凹口或洞口划分的各部分之间的连接较为薄弱,地震过程中由于各相对独立部分产生相对振动(或局部振动),而使连接部位的楼板产生应力集中,应对凹口或洞口的尺寸加以限制。设计中应满足上述规定的各项要求。以图1.3.9-1所示平面为例,其中L2,不宜小于05L1;a1与a2之和不宜小于0.5L2且不小于5m,a1和a2均不应小于2m;开口总面积(包括凹口和洞口)不宜超过楼面面积的30%。
在建筑工程中,楼板作为承重与分隔空间的重要结构元素,其完整性与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和居住者的安全。随着建筑使用需求的多样化,混凝土楼板上开洞作业成为一项常见的工程活动,但这一过程若处理不当,极易引发结构损伤、承载力下降乃至安全事故。建筑楼板开洞后的结构安全性鉴定显得尤 为重要。
现浇楼板开洞加固方式一般是根据开洞大小进行确定,当开洞大小小于300mmX300mm时,切断钢筋数量≤5%时,可不作处理。当开洞大小小于1000mmX1000mm时,切断钢筋数量≤20%时,当板受影响小,可按照构造进行加固,采用粘钢和粘接碳布方式来进行加固处理。当超出以上情况时,则需要通过设计计算采用合适的型钢边梁或现浇混凝土边梁进行加固方法。
开洞方案应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开洞位置:避开楼板的负弯矩区或应力集中区域,以减少对结构的影响。
2、开洞尺寸与形状**:合理控制开洞尺寸,避免过大或不规则形状导致的应力集 中。
3、加固措施**:根据开洞后的应力分析,制定相应的加固方案,如增设梁、板底 粘钢加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