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裂缝危险性鉴定房屋主体结构检测——墙体出现的竖裂缝,正好在承重墙的部位,这时候就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为可能会有倒塌的危险,一旦承重墙倒塌,整栋房子都可能倒塌,家里千万不能够住人。如果不在承重墙的部位,短时间内没有多大危害,也要及时处理,防止裂缝蔓延,越来越大,后期处理起来也会更麻烦。
大量的科学实验研究和工程实践证明,房屋中的裂缝问题是普遍存在的,裂缝的产生由材料固有的物理特性而决定的,具有不可避免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允许的。房屋的破旧始于裂缝的形成,建筑物受到设计图纸、材料特性、环境因素的影响、地基沉降等因素的影响,易造成裂缝的出现,在房屋安全鉴定过程中,应该多方面考虑房屋裂缝出现的原因,从而保证房屋的耐用性。
墙体裂缝原因分析:
(1)设计因素
钢筋用量不足、配置位置不当;对混凝土收缩应力估计不当;横向配筋间距过大,设计横向配筋间距为200mm,并且横向钢筋与竖向钢筋直径差距较大,横向钢筋直径为8mm,竖向钢筋直径为25mm,竖向钢筋对混凝土自身收缩的应力远大于横向配筋的拉力。
(2)施工环节因素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之中,未能做到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振捣时间不够。拆模时间较早,拆模时间集中在中午温度较高时段。浇水养护不及时,未能做到连续养护,浇水养护时间未达到规范要求。
(3)预拌混凝土厂因素
混凝土塌落度偏大,混凝土收缩。混凝土配合比因素(水泥用量过大、用水量大、水胶比大、砂率大、掺合料比例分配不适当)。
本次裂缝监测采用裂缝自动监测系统与裂缝宽度测试仪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裂缝自动监测系统自动采集数据为主,以裂缝宽度测试仪人工采集数据为辅,相互验证,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现场墙体裂缝监测时,每面墙体选择有代表性的一条裂缝布置裂缝监测位移传感器,实时监测代表性裂缝的裂缝宽度变化情况,并针对设置的预警值进行预警。采用裂缝观测仪、激光测距仪、钢卷尺等仪器检测各墙体主要裂缝在监测开始、中间、结束时间节点的裂缝分布位置、宽度、走向等参数。
墙体裂缝的辨别
1. 沉降裂缝:有可能房屋出现了沉降导致的,比如说有的地基已经不稳,这时候就要往下沉,在墙面上就会体现出一些竖直的裂痕。
2. 物理性裂缝:热胀冷缩由温差导致的,比如说墙面上涂了材料,后期因为室内外温差比较大,热胀冷缩,导致墙体出现了开裂的现象。
3.结构性裂缝:主要是因为一开始盖房子的时候设计不合理,或者房子的负荷已经达不到要求,会导致结构裂缝,呈现出来的是竖向裂缝,这种裂缝就非常危险。
墙体裂缝是房屋结构的墙体部分产生的开裂现象,按照材料自身材质的不同,分为混凝土墙体裂缝、砖砌体墙体裂缝、新型隔墙板裂缝,不同的结构形式对房屋进行房屋安全鉴定的方法也会有所不一样。当墙体出现严重裂缝时,不可忽视或自行随意自行修复,需及时对房屋进行房屋鉴定,避免存在更大的安全隐患,需对房屋主体结构进行检测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