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中硬度的测定是评估水质硬度的重要步骤,对于确保锅炉和冷却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以下是对该测定方法的详细阐述:
一、标准概述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硬度的测定主要遵循国家标准,如《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硬度的测定》(GB/T6909-2018)。该标准于2018年6月7日发布,并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它替代了之前的GB/T6909.1—1986和GB/T 6909.2—1986标准,将高硬度和低硬度的测定方法进行了合并。
二、测定原理
硬度的测定主要基于钙、镁离子与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的反应。在pH值为10.0±0.1的水溶液中,钙、镁离子与EDTA形成稳定的络合物,通过滴定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通常使用铬黑T或酸性铬蓝K作为指示剂)来确定EDTA的消耗量,进而计算出水中钙、镁离子的总量,即硬度值。
三、测定步骤
水样采集与预处理:
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水样,注意避免污染。
如水样混浊,应进行过滤处理。
如水样酸性或碱性较高,应使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溶液进行中和。
加入缓冲溶液和指示剂:
根据测定方法的不同(高硬度或低硬度),加入适量的缓冲溶液(如氨-氯化铵缓冲溶液或硼砂缓冲溶液)和指示剂(如铬黑T或酸性铬蓝K)。
滴定操作:
使用EDTA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直至溶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如由酒红色转为蓝色)。
记录滴定过程中消耗的EDTA体积。
空白试验:
进行空白试验,以消除试剂和器皿等可能带来的误差。
结果计算:
根据消耗的EDTA体积、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以及所取水样体积等参数,计算出水样的硬度值。
四、注意事项
试剂选择:
应使用分析纯试剂和符合标准的水质进行试验。
指示剂的选择应根据水样的硬度范围和试验要求来确定。
操作规范:
滴定过程中应控制滴定速度,特别是在接近终点时。
应注意避免污染和误差的产生。
干扰消除:
如水样中存在铁、铝、铜、锰等干扰离子,应采取适当的掩蔽措施进行消除。
五、适用范围
该方法适用于天然水、冷却水、软化水、H型阳离子交换器出水、锅炉给水等多种水样的硬度测定。通过该方法可以准确了解水质的硬度情况,为锅炉和冷却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硬度的测定》(GB/T6909-2018)为锅炉用水和冷却水硬度的测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遵守该方法的要求和步骤进行操作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