馏分燃料十六烷指数计算法 GB/T11139-1989(2004)是一项关于计算馏分燃料十六烷指数的国家标准。以下是该标准的详细概述:
一、标准发布与实施
发布日期:1989年3月31日
实施日期:1990年4月1日
Zui新版本(如有):GB/T 11139-1989(2004)
发布单位:国家技术监督局
二、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馏分燃料十六烷指数的计算公式和计算图。
适用于计算直馏馏分、催化裂化馏分以及这两者混合燃料的十六烷指数。
三、计算公式
馏分燃料十六烷指数(CI)的计算公式如下:
复制代码
CI = 431.29 - 586.88 × ρ20 + 30.97 × (ρ20)^2 + 2.392 × (ρ20)^3 +0.0515 × (ρ20)^4 - 0.554 × C + 97.803 × (lgC)^2 |
其中:
ρ20:试样在20℃时的密度,单位为g/cm³,通过GB/T 1884和GB/T 1885测得。
C:试样的中沸点,单位为℃,通过GB/T 6536测得。
四、计算举例
假设已知试样的20℃密度ρ20为0.8400g/cm³,中沸点C为260℃,则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该试样的十六烷指数。
五、其他信息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十六烷指数是衡量柴油等燃料点火性能的重要指标,较高的十六烷指数通常表示燃料有较好的点火性能和较低的点火延迟。
本标准也提供了使用图表计算十六烷指数的方法,但在此未详细展开。
六、结论
GB/T11139-1989(2004)为馏分燃料十六烷指数的计算提供了明确的国家标准和计算公式,是石油产品质量控制和性能评估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