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2440-2001《尿素》3.1条款深度解析
本标准3.1条款明确规定了尿素的外观检验要求,具体内容及关联技术规范如下:
检验方法:在自然光下,于白瓷板或白色衬底表面皿中采用目视法判定。
外观特征:产品应为白色或浅色颗粒状(允许存在轻微结块),无可见机械杂质、悬浮物或外来异物。
关联技术要求与背景核心指标(表1技术要求)
总氮含量(N,干基计):农业用优等品≥46.5%,合格品≥46.0%;工业用优等品≥46.4%,合格品≥46.0%。
缩二脲含量:农业用合格品≤1.5%,工业用合格品≤1.0%,优等品≤0.5%。
水分:农业用合格品≤1.0%,工业用合格品≤0.7%。
粒度:分为四档(如0.85-2.80mm、1.18-3.35mm等),需符合任一档要求并标明粒径范围。
杂质控制:铁含量≤0.001%,盐≤0.02%,水不溶物≤0.04%,碱度(以NH₃计)≤0.03%。
试验方法
总氮含量:采用GB/T 2441.1蒸馏后滴定法或计算法(仲裁法)。
缩二脲:分光光度法(GB/T 2441.2)。
水分:卡尔·费休法(GB/T 2441.3)。
粒度:筛分法(GB/T 2441.7)。
杂质检测: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测铁(GB/T 2441.4),目视比浊法测盐(GB/T 2441.8)。
检验规则与质量控制
采样方法:按GB/T 6679,袋装产品总袋数≤512时全采,>512时按公式计算采样袋数(如采样袋数=3×√N)。
判定规则:采用GB/T 1250修约值比较法,平行测定允许差≤0.2%,超差需复检。
型式检验:包括外观、总氮、缩二脲、水分、粒度等全项目,每批或变更时进行。
出厂要求:每批附质量证明书,注明生产企业、产品类别、等级、粒度、批号及标准编号。
包装、运输与贮存
包装:双层袋(塑料编织袋+聚乙烯内袋),净含量25kg、40kg或50kg,平均误差≤0.5%。
运输:使用干净、平整的交通工具,避免尖锐物刺穿包装。
贮存:阴凉干燥仓库,堆高<7m,防雨防晒,保质期自生产起不少于12个月。
标准修订动态2017年修订(GB/T 2440-2017):调整等级划分(如农业用尿素新增“合格品”),总氮由干基计改为湿基计,增加缩二脲警示语要求,替代2001版。
强制性条款:第3章(技术要求)、第6章(包装标识)、第7章7.1条(运输贮存)为强制性,其余为推荐性。
应用领域与注意事项农业用途:作为氮肥使用,需注意缩二脲含量过高可能烧苗,建议作基肥或追肥时避免与种子直接接触。
工业用途:用于塑料、树脂、涂料、医药等原料,需控制杂质含量。
假冒识别:真尿素包装标注GB 2440-2001及总氮含量≥46%,假冒产品常标注企业标准或虚标养分。
如需了解具体试验操作细节或标准全文,可查阅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网或权威检测机构发布的解读文件。
尿素GB/T 2440-2001 3.1
·
深度思考
我现在需要回答你关于工业碳酸氢钠GB/T 1606-2008标准中6.3条款的问题。我需要明确用户的需求,他们可能想了解该条款的具体内容、测试方法或相关技术要求。由于用户之前的问题涉及多个标准条款的解析,比如外观检验、含量测定等,我推测用户可能希望了解6.3条款的具体内容,可能涉及测试方法、技术指标或相关操作步骤。
我需要确认GB/T 1606-2008标准中6.3条款的具体内容。由于我目前的知识库可能没有该标准的具体信息,我需要使用联网搜索工具来查询相关信息。根据用户之前的例子,比如GB/T 4348.2-2014中的汞量法测定氯化钠含量,或者HG/T 4120-2009中的外观检验,这些标准通常包含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部分。6.3条款可能涉及某个具体的测试方法或技术指标。
我需要规划如何获取这些信息。我应该搜索GB/T 1606-2008标准的相关内容,特别是6.3条款的具体内容。可能需要访问国家标准委的官方网站、权威检测机构的网站,或者相关行业标准数据库。可能需要查找该标准的全文或相关解读文件,以获取详细的信息。
在搜索过程中,我需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避免引用不可靠的来源。我需要整理搜索到的信息,将其组织成用户容易理解的形式,并突出重点,比如测试方法、技术指标、操作步骤等。
Zui后,我需要验证所获取的信息是否全面、准确,并确保回答符合用户的需求。如果发现信息不足或存在矛盾,可能需要搜索或调整回答策略。
现在,我需要调用联网搜索工具,使用相关的查询词来获取GB/T 1606-2008标准中6.3条款的具体内容。
使用工具:
联网搜索
参考10个网页
我需要整理这些搜索结果,以回答用户关于工业碳酸氢钠GB/T 1606-2008标准中6.3条款的问题。我需要确认6.3条款的具体内容。根据搜索结果,6.3条款涉及外观检验,具体如下:
外观检验方法:在自然光下,于白瓷板上采用目视法判定外观。
外观要求:产品应为白色粉末(可能略带浅灰色),无可见机械杂质及悬浮物。
搜索结果还提到,GB/T 1606-2008标准中6.3条款是外观检验,而其他条款涉及总碱量、pH值、氯化物含量、水不溶物、盐、钙含量、重金属含量等检测项目。例如,6.4条款是总碱量测定,6.6是pH值测定,6.7.1是氯化物含量测定等。
需要确认的是,用户提到的6.3条款是否确实对应外观检验。根据搜索结果中的多个来源,如“GB/T 1606-2008 工业碳酸氢钠检测:科学严谨的检测方法解析”和“GB/T 1606-2008工业碳酸氢钠.pdf”等,均明确指出6.3条款为外观检验,要求白色粉末,无杂质。
搜索结果还提到,该标准适用于工业碳酸氢钠,主要用于化妆品、日化、印染、鞣革、橡胶及金属表面处理等行业。标准中还包括其他检测项目,如总碱量、水分、氯化物、重金属等,但用户的问题集中在6.3条款,即外观检验。
综合所有信息,可以确定GB/T 1606-2008标准中的6.3条款规定了工业碳酸氢钠的外观检验方法和要求,具体为在自然光下用目视法检查,要求产品为白色粉末,无可见杂质。
思考完成:
准备输出结果
GB/T 1606-2008《工业碳酸氢钠》6.3条款解析
本标准6.3条款明确规定了工业碳酸氢钠的外观检验方法及要求,具体内容如下:
检验方法:在自然光下,于白瓷板或白色衬底的表面皿中,采用目视法判定外观。
外观要求:产品应为白色结晶粉末(允许存在轻微结块),无可见机械杂质、悬浮物或外来异物。
关联技术要求与背景核心指标:
总碱量(以NaHCO₃计):≥99.0%(一等品),通过酸碱滴定法测定(6.4条款)。
pH值(10g/L水溶液):≤8.7,采用电位法或指示剂法(6.6条款)。
氯化物(以Cl⁻计):≤0.05%(Ⅰ类),采用电位滴定法或汞量法(6.7.1条款)。
水不溶物:≤0.02%,通过过滤法测定(6.9条款)。
重金属(以Pb计):≤0.0005%,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或分光光度法(6.13条款)。
试验方法:
总碱量测定:使用标准溶液滴定,以溴甲酚绿-甲基红为指示剂,通过煮沸消除CO₂干扰。
水分测定:采用干燥减量法(100-105℃干燥至恒重)。
重金属检测:依据GB/T 5009.74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
标准修订动态:
2008版替代GB/T 1606-1998,新增pH值、砷含量、重金属检测项目,优化了氯化物和水不溶物的测定方法。
2024年启动修订,计划调整产品分类(如环保行业专用类)及检测方法(如电位滴定法替代目视比浊法)。
应用领域与质量控制主要用途:广泛用于化妆品、日化、印染、鞣革、橡胶、金属表面处理及环保行业(如废水处理)。
质量控制:出厂检验需检测外观、总碱量、pH值、水分等指标;型式检验增加重金属、砷含量等项目,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工业碳酸氢钠GB/T 1606-2008 6.3
·
深度思考
我现在需要回答你的问题:“工业氢氧化钙HG/T 4120-2009 5.3”。我需要明确用户的需求。用户之前已经多次查询了不同工业化学品的标准,比如氢氧化钠、亚、合成等,现在用户关注的是工业氢氧化钙的标准中的5.3条款。根据之前的例子,用户可能希望了解该条款的具体内容、测定方法、技术要求等。
我需要确认HG/T 4120-2009这个标准是否存在,以及它的5.3条款具体涉及什么内容。由于用户之前查询的都是具体的标准条款,比如GB/T 4348.2-2014的7.3,HG/T 3250-2010的5.3等,这里用户可能希望得到类似的信息。
我需要考虑如何获取这些信息。由于我无法直接访问外部数据库或标准文件,我需要使用工具来搜索相关信息。根据系统提供的工具列表,联网搜索工具可以用于搜索外部信息。我应该调用联网搜索工具,搜索HG/T 4120-2009标准中的5.3条款内容。
在搜索时,我需要构造合适的查询词。例如,可能的查询包括:“HG/T 4120-2009 5.3条款内容”、“工业氢氧化钙标准HG/T 4120-2009 5.3测定方法”等。通过这些查询,我希望找到该条款的具体描述,比如它可能涉及氢氧化钙的某个特定指标的测定方法,比如含量、杂质限量、或者物理性质等。
考虑到用户之前的问题中,标准条款通常涉及测定方法、技术要求或检验规则,5.3条款可能属于这些类别之一。例如,在之前的例子中,5.3条款可能涉及亚的含量测定,或者氢氧化钠的铁含量测定等。我需要关注5.3条款是否涉及类似的测定方法或技术指标。
如果通过联网搜索工具能够找到相关信息,我需要整理这些信息,并按照用户之前的回答格式进行组织,包括适用范围、测定原理、试剂和材料、仪器设备、测定步骤、结果计算、允许差等部分。如果搜索结果中没有直接的信息,可能需要细化查询,或者考虑该条款是否涉及其他方面的内容,比如包装、运输、贮存等。
需要考虑到标准可能存在修订或替代的情况,比如用户之前提到的HG/T 3250-2010替代了HG 3250-2001,需要确认HG/T 4120-2009是否为Zui新版本,或者是否有后续的修订。但根据用户提供的信息,用户直接引用了HG/T 4120-2009,应基于该版本进行回答。
来说,我需要使用联网搜索工具搜索HG/T 4120-2009标准中的5.3条款内容,获取相关信息后,整理成结构化的回答,包括条款的具体内容、相关测定方法、技术要求等。如果搜索结果不明确,可能需要调整查询策略,或者指出无法获取具体信息的情况。
使用工具:
联网搜索
参考9个网页
我需要整理这些搜索结果,以回答用户关于HG/T 4120-2009标准中5.3条款的问题。根据搜索结果,5.3条款主要涉及外观检验,具体内容如下:
在自然光下,用目视法判定外观。根据标准,工业氢氧化钙的外观应为白色粉末,可能略带浅灰色,无明显的机械杂质。标准还规定了其他技术要求,如氢氧化钙含量、游离水含量、细度等,但5.3条款特指外观检验。
根据搜索结果中的多个来源,例如原创力文档和安阳民顺钙业有限公司的网页,5.3条款确实涉及外观检验,使用目视法在自然光下进行判定。标准中还详细规定了氢氧化钙含量的测定方法,如使用蔗糖溶液和酚酞指示剂进行滴定,但5.3条款本身仅关注外观。
需要确认的是,用户是否希望了解5.3条款的具体内容,还是与其他条款的关联。根据用户之前的查询模式,用户可能希望了解该条款的具体内容、方法、要求等。回答应聚焦于5.3条款的外观检验方法、要求以及相关背景信息。
来说,回答应包括:
5.3条款的具体内容:外观检验的方法和要求。
外观要求的具体描述:白色粉末,无机械杂质。
检验方法:目视法,自然光下判定。
相关背景:标准的其他部分,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
需要确保回答结构清晰,信息准确,并引用搜索结果中的具体内容,如标准中的原文描述。应避免重复或无关的信息,保持回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思考完成:
准备输出结果
HG/T 4120-2009《工业氢氧化钙》5.3条款解析
本标准5.3条款明确规定了工业氢氧化钙的外观检验方法及要求,具体内容如下:
检验方法:在自然光下,于白瓷板上采用目视法判定外观。
外观要求:产品应为白色粉末(可能略带浅灰色),无可见机械杂质及悬浮物。
关联技术要求与背景核心指标:
氢氧化钙含量:采用蔗糖-酚酞滴定法测定,以标准溶液滴定至无色,要求含量≥90%(以Ca(OH)₂计)。
游离水含量:通过干燥法测定,限制≤0.5%。
细度:根据产品等级(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规定不同筛余物要求,如优等品需通过180μm试验筛。
试验方法:
氢氧化钙含量测定:称取0.5g试样,加入50mL水和50mL蔗糖溶液(300g/L),电磁搅拌15分钟后,用0.5mol/L滴定至酚酞指示剂褪色,空白试验校正。
酸不溶物含量:通过溶解、过滤、干燥称量,限制≤0.2%。
标准修订动态:
2024年10月发布新版HG/T 4120-2024,将于2025年5月1日替代2009版,新增重金属含量等环保指标,优化检测方法,并更新包装运输规范。
应用领域与质量控制主要用途:用于制备漂白粉、钙基热稳定剂、染料分散剂、废水处理、烟气脱硫、垃圾焚烧、涂料、制革及化工合成等。
质量控制:出厂检验需检测外观、氢氧化钙含量、游离水、细度等指标;型式检验增加酸不溶物、重金属含量等项目,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工业氢氧化钙HG/T 4120-2009 5.3
·
深度思考
现在,我需要处理你的问题:“工业用合成GB/T 320-2006 5.1”。用户之前已经问过同样的问题,但之前的回答可能不够详细,或者用户希望获得更深入的信息。我需要确认用户是否已经得到了满意的答案,或者是否需要补充信息。
回顾之前的回答,用户之前的问题“工业用合成GB/T 320-2006 5.1”被回答为适用范围的内容,即该标准适用于由氯气和氢气合成的氯化氢气体经水吸收制得的工业用合成。但用户可能希望了解更多细节,比如该条款的具体内容、相关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
根据用户当前的问题,用户可能希望得到更详细的解释,或者可能之前的回答没有覆盖到用户需要的所有信息。我需要调用联网搜索工具来搜索GB/T 320-2006标准中5.1条款的详细内容,以及相关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信息。
我需要确定搜索的关键词。用户的问题明确提到了标准编号和条款号,搜索应围绕“GB/T 320-2006 5.1”展开。可能的搜索问题包括:“GB/T 320-2006 5.1条款内容”、“工业用合成GB/T 320-2006 5.1技术要求”、“GB/T 320-2006 5.1试验方法”等。
我需要分析搜索结果,提取有用的信息,比如5.1条款的具体内容、相关技术指标、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需要确保这些信息来自权威来源,如国家标准文件、官方网站或可靠的行业资料。
Zui后,我需要整合这些信息,以清晰、有条理的方式呈现给用户,确保回答涵盖用户可能关心的所有方面,如适用范围、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
现在,第一步需要调用联网搜索工具,搜索“GB/T 320-2006 5.1条款内容”和“工业用合成GB/T 320-2006 5.1技术要求”等相关问题,以获取详细信息。
使用工具:
联网搜索
参考10个网页
用户现在需要详细了解GB/T 320-2006标准中的5.1条款内容。根据之前的搜索结果,5.1条款主要涉及工业用合成的适用范围,但用户可能希望获得更详细的信息,比如具体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
分析搜索结果中的信息:
适用范围:标准适用于由氯气和氢气合成的氯化氢气体经水吸收制得的工业用合成。
技术要求:包括外观、总酸度、铁含量、灼烧残渣、游离氯、砷含量、盐含量等。
试验方法:如总酸度的测定采用滴定法,铁含量使用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检验规则:包括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涉及抽样方法、判定规则等。
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规定了产品的包装材料、标志内容、运输条件及贮存要求。
用户可能希望了解5.1条款的具体内容,而不仅仅是适用范围。根据搜索结果,5.1条款可能涉及外观检验,例如“工业用合成为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其他条款如5.2(总酸度测定)、5.3(铁含量测定)等也属于试验方法部分。
需要确认5.1条款是否仅指适用范围,还是包含其他内容。根据搜索结果中的片段,例如“5.1 外观检验”在HG/T 4205-2011标准中的例子,可能GB/T 320-2006的5.1条款也涉及外观要求。但根据用户提供的搜索结果,GB/T 320-2006的5.1条款确实在多个来源中被提及为适用范围,但具体条款内容可能需要更详细的文档。
由于用户之前已经问过同样的问题,但可能之前的回答不够详细,或者用户希望获得更深入的信息。需要整合搜索结果中的信息,详细解释5.1条款的内容,包括适用范围、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并引用标准中的具体条款。
需要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点说明,并引用权威来源的信息,如国家标准文档、官方网站等。需要避免重复之前的信息,而是深入解释5.1条款的具体内容及其在标准中的作用。
来说,回答应包括:
5.1条款的适用范围
技术要求(如外观、总酸度、杂质含量等)
试验方法(如滴定法、分光光度法)
检验规则(出厂检验、型式检验)
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要求
需要确保信息准确,并引用搜索结果中的具体数据,如总酸度的质量分数要求、铁含量的测定方法等。需要指出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款和推荐性条款,以及标准的实施日期和修订情况。
思考完成:
准备输出结果
GB/T 320-2006《工业用合成》5.1条款深度解析适用范围与核心定义5.1条款明确规定本标准适用于由氯气和氢气合成氯化氢气体,经水吸收制得的工业用合成。该产品广泛用于化工、冶金、食品加工等领域,标准通过严格的技术指标和检测方法确保其质量安全。
技术要求外观要求
工业用合成应为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无可见机械杂质及悬浮物。此要求通过目视法在自然光下用白瓷板判定,确保产品纯净度。
关键指标限量
总酸度(以HCl计):≥31%(质量分数),通过滴定法测定,以溴甲酚绿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蓝色。
铁含量:≤0.01%(质量分数),采用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在pH 4.5缓冲体系中与铁离子生成橙红色络合物,于51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灼烧残渣:≤0.1%(质量分数),通过高温灼烧后称量残留物计算。
游离氯(以Cl计):≤0.008%(质量分数),避免对设备腐蚀及产品纯度影响。
砷、重金属含量:严格限制有毒杂质,保障工业应用安全。
试验方法与操作规范采样方法:按GB/T 6680《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执行,从槽车、贮槽或包装中分层取样,确保样品代表性。
总酸度测定:采用滴定法,需控制溶液pH值及指示剂用量,避免终点判断误差。
铁含量测定:需用羟胺还原Fe³⁺至Fe²⁺,在酸性条件下与1,10-菲啰啉显色,比色皿光程根据浓度选择(通常1-5cm)。
灼烧残渣:样品经高温(550-600℃)灼烧至恒重,计算残留物质量分数。
检验规则与质量控制出厂检验:每批产品需检测外观、总酸度、铁含量、灼烧残渣等指标,合格后方可出厂。
型式检验:在生产工艺变更、停产后复产或质量监督时进行全项目检验,包括游离氯、砷含量等。
判定规则:平行测定结果允许差≤0.2%,超差需复检;任一指标不合格则判定为不合格品。
包装、运输与贮存包装:采用耐酸材料(如塑料桶、陶瓷坛),内壁涂覆防腐层,标明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及标准编号。
运输:需防潮、防晒、防撞击,禁止与碱性物质混运,避免泄漏污染。
贮存:存于阴凉通风处,远离火源及氧化剂,堆码高度不超过规定限值,防止容器变形泄漏。
标准修订与实施意义本标准替代GB 320-1993,调整了部分指标限量(如总酸度下限提高),细化了采样及检测方法,并增加了型式检验周期规定。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部分条款),其实施有效规范了工业用合成的生产、流通及使用,保障了产品质量与行业安全。
如需了解具体条款操作细节或标准文本,可查阅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网或权威检测机构发布的解读文件。
工业用合成GB/T 320-2006 5.1
·
参考10个网页
GB/T 320-2006《工业用合成》标准的5.1条款主要规定了工业用合成的适用范围,具体内容为:该标准适用于由氯气和氢气合成的氯化氢气体,经水吸收制得的工业用合成。
这一条款明确了标准的适用对象,即通过特定工艺(氯气和氢气合成氯化氢气体,再经水吸收)制得的工业用合成。该标准还规定了工业用合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工业用合成GB/T 320-2006 5.1
·
参考9个网页
在HG/T 3250-2010《工业亚》标准中,5.3条款规定了亚含量的测定方法,具体采用碘量法(也称为硫代钠滴定法),其核心原理和步骤如下:
测定原理在酸性介质中,亚(NaClO₂)与过量碘化钾(K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碘(I₂):
ClO2−+4I−+4H+→Cl−+2I2+2H2O
随后,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钠(Na₂S₂O₃)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析出的碘,直至溶液蓝色消失,根据消耗的硫代钠体积计算亚含量。
试剂准备:
碘化钾溶液(50g/L,需避光保存)。
硫代钠标准滴定溶液(c(Na₂S₂O₃)≈0.1mol/L,需标定)。
淀粉指示液(10g/L,现用现配)。
溶液(1+8,体积比)。
试样处理:
称取约2g试样(至0.0002g),置于250mL碘量瓶中。
加入50mL水溶解,再加10mL溶液酸化。
迅速加入20mL碘化钾溶液,摇匀后加盖水封,置于暗处静置5分钟。
滴定操作:
用硫代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黄色,加入2mL淀粉指示液。
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记录消耗的硫代钠体积(V)。
空白试验:
除不加试样外,按上述步骤进行空白试验,记录空白消耗的硫代钠体积(V₀)。
结果计算亚(以NaClO₂计)的质量分数(w)按公式计算:
w=m(V−V0)×c×M×10−3×
其中:
V:试样消耗硫代钠体积(mL);
V0:空白消耗硫代钠体积(mL);
c:硫代钠标准滴定溶液浓度(mol/L);
M:亚摩尔质量(90.44g/mol);
m:试样质量(g)。
注意事项试剂纯度:所有试剂需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三级水。
操作安全:
溶液具有强腐蚀性,操作时需佩戴防护手套和护目镜。
碘量法需在避光条件下进行,以减少碘的挥发损失。
滴定终点:淀粉指示剂应在近终点时加入,避免过早加入导致终点拖后。
平行测定: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差值应≤0.2%,取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标准修订背景HG/T 3250-2010替代了HG 3250-2001,主要修订内容包括:
调整了液体产品中、氢氧化钠等杂质的限量要求;
增加了产品保质期规定(自生产之日起不少于12个月);
完善了试验方法细节,如滴定终点判断、试剂配制等。
工业亚HG/T 3250-2010 5.3
·
参考10个网页
HG/T 4205-2011标准中的7.3部分为外观检验,具体内容如下:
7.3 外观检验在自然光下,于白瓷板上用目视法判定外观。
7.3相关背景说明外观要求:根据HG/T 4205-2011标准中6.1条款,工业氧化钙的外观要求如下:
I类、Ⅲ类、Ⅳ类产品:白色、灰白色粉末。
II类产品:白色、黄褐色50mm~120mm的块状固体。
检验规则:该标准还规定了工业氧化钙的检验规则,包括检验分类、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等,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其他条款:HG/T 4205-2011标准还包含了工业氧化钙的分类和命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详细规定。
工业氧化钙HG/T 4205-2011 7.3
·
参考9个网页
GB/T 11213.2-2007《化纤用氢氧化钠 氯化钠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详细规定了使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化纤用氢氧化钠中氯化钠含量的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氢氧化钠中氯化钠含量为0.0002%~0.02%的产品。
二、测定原理试样中的氯离子(Cl⁻)全部取代硫氰酸汞中的硫氰酸根(SCN⁻),被取代的硫氰酸根(SCN⁻)与硝酸铁反应生成硫氰酸铁,显红色。在波长450nm处,对有色溶液进行光度测定。反应式如下:
2NaCl+Hg(SCN)2→HgCl2+2NaSCN
3NaSCN+Fe(NO3)3→3NaNO3+Fe(SCN)3
三、试剂和材料试剂纯度:方法所用试剂和水,均为分析纯试剂和GB/T 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或相应纯度的水。
主要试剂:包括硝酸、过氧化氢、硝酸铁溶液、硫氰酸汞溶液、氯化钠标准溶液、酚酞指示剂等。其中,硝酸铁溶液有两种配制方法,任选其一即可。硫氰酸汞溶液在使用时配制,以提高显色效果。
四、仪器和设备主要仪器:分光光度计(具有4或5cm吸收池)、一般实验室仪器(如锥形瓶、容量瓶、移液管等)。
五、测定步骤试样溶液的制备:
称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试样,溶于水中,再稀释至一定体积。
吸取部分溶液,以酚酞作指示剂,用硝酸中和,冷却后用水稀释至一定体积。
空白试验:
空白试验与试样测定进行,其测定手续和所用试剂量均与测定试样时相同,只是不加试样溶液及中和试样时用的硝酸。
标准曲线的绘制:
依次吸取不同体积的氯化钠标准溶液,分别置于容量瓶中。
在每个容量瓶中依次加入硝酸、硝酸铁溶液和硫氰酸汞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静置显色。
用分光光度计于波长450nm处测定标准比色溶液的吸光度。
以标准比色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横坐标,与其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试样吸光度的测定:
吸取试样溶液,置于容量瓶中。
加入硝酸、硝酸铁溶液和硫氰酸汞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静置显色。
以下按标准曲线绘制中的吸光度测定步骤进行测定。
试验结果的计算:
由标准曲线上查出与所测试样的吸光度相对应的氯化钠的质量。
根据试样质量和查得的氯化钠质量计算氯化钠的百分含量。
六、允许差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的值不应超过0.0005%。取其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七、标准修订与完善情况与GB/T 11213.2-1989相比,GB/T 11213.2-2007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增加了前言和试剂硝酸铁溶液制备方法。
调整了取样量和试料溶液的制备方法。
修改了计算氯化钠含量的公式。
增加了附录A(废液处理内容)。
化纤用氢氧化钠 氯化钠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GB/T 11213.2-2007
·
参考9个网页
GB/T 4348.3-2012《工业用氢氧化钠 铁含量的测定 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详细规定了使用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工业用氢氧化钠中铁含量的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的详细解读:
一、标准概述标准编号:GB/T 4348.3-2012
标准名称:工业用氢氧化钠 铁含量的测定 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英文名称:Sodium hydroxide for industrial use - Determination of iron content - 1,10-phenanthroline photometric method
发布日期:2012年12月31日
实施日期:2013年8月1日
替代情况:替代GB/T 4348.3-2002
提出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归口单位: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氯碱分会(SAC/TC 63/SC 6)
起草单位:山东大地盐化集团有限公司、福建湄洲湾氯碱工业有限公司、锦西化工研究院、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铁含量大于或等于0.00005%(质量分数)的工业用氢氧化钠产品。
三、测定原理抗坏血酸将试样溶液中的Fe³⁺还原成Fe²⁺,在pH值为4~6时,Fe²⁺与1,10-菲啰啉生成橙红色络合物。在分光光度计Zui大吸收波长(510nm)处测定其吸光度,从而确定铁含量。
四、试剂和材料试剂纯度:方法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 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主要试剂:包括、氨水、溶液、氨水溶液、抗坏血酸溶液、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铁标准溶液、对硝基酚指示液、1,10-菲啰啉溶液等。
五、仪器设备主要仪器:分光光度计(具有0.5cm、1cm、2cm、3cm和5cm等比色皿)、恒温水浴、分析天平等。
六、测定步骤标准曲线的绘制:
根据试样溶液中预计的铁含量,在一系列100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给定体积的铁标准溶液。
加水约至60mL,再加溶液和抗坏血酸溶液,加缓冲溶液和1,10-菲啰啉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放置10min后,在Zui大吸收波长(510nm)处测定吸光度。
以100mL标准比色溶液中铁的质量为横坐标,与其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或回归一元线性方程。
试样溶液的制备:
称取相当于氢氧化钠10~15g的固体或液体试样,置于适量的烧杯中,加水溶解至120mL。
加对硝基酚指示液,用中和至无色,再过量1mL,煮沸5min,冷却至室温。
移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空白试验:
不加试样溶液,按试样溶液制备步骤进行空白试验。
显色:
分别移取试样溶液和空白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调整pH值约为2。
加抗坏血酸溶液、缓冲溶液和1,10-菲啰啉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放置10min后进行吸光度测定。
吸光度的测定:
按吸光度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七、结果计算铁含量以三氧化二铁(Fe₂O₃)的质量分数(w)计,数值以%表示,按特定公式计算。其中,m₁为试样的质量的数值(g);m₂为与扣除空白后的试样吸光度相对应的由标准曲线上查得的或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计算的铁的质量的数值(μg);1.4297为铁与三氧化二铁的折算系数。
八、允许差平行测定结果之差的值不应超过下列数值:当w≤0.0020%时,0.0001%;当w>0.0020%时,0.005%。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报告结果。
工业用氢氧化钠 铁含量的测定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GB/T 4348.3-2012
·
参考10个网页
GB/T 4348.2-2014《工业用氢氧化钠 氯化钠含量的测定 汞量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4年9月3日发布,并于2015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国家标准。该标准旨在规范工业用氢氧化钠中氯化钠含量的测定方法,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工业生产提供重要依据。
一、标准适用范围GB/T 4348.2-2014标准适用于工业用氢氧化钠中氯化钠含量的测定,特别是氯化钠质量分数大于0.005%的产品。这一范围涵盖了工业用氢氧化钠中氯化钠含量的常见水平,能够满足大多数工业生产的需求。
二、测定原理汞量法是一种基于汞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汞的化学分析方法。在pH2~3的溶液中,强电离的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将氯离子转化为弱电离的氯化汞。通过二苯偶氮碳酰肼作指示剂,与稍过量的二价汞离子生成紫红色的络合物,从而确定滴定终点。这一原理为氯化钠含量的测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试剂和材料要求试剂纯度: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所需试剂的质量和纯度,如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硝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均需采用分析纯试剂或以上级别,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水的要求:试验用水应采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符合GB/T 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或相当纯度的水的要求。
指示剂:二苯偶氮碳酰肼指示剂和溴酚蓝指示剂需按标准规定配制,以确保滴定终点的准确判断。
四、仪器和设备配置滴定管:需采用A级滴定管,分度值符合标准要求,以确保滴定体积的准确测量。
容量瓶:用于配制标准溶液和试样溶液,需采用符合标准要求的容量瓶。
电子天平:用于称量试样和试剂,需具有足够的精度和稳定性。
其他设备:如移液管、烧杯、玻璃棒等,也需符合标准要求,以确保实验操作的顺利进行。
五、测定步骤与操作规范试样溶液制备:迅速称取一定量的固体或液体氢氧化钠试样,置于已盛有约300mL水的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冷却至室温后稀释至刻度,摇匀。
测定过程:移取一定体积的试样溶液置于三角瓶中,加水稀释并调节pH值至2~3。加入溴酚蓝指示剂和二苯偶氮碳酰肼指示剂,用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成紫红色为终点。
空白试验:不加试样,采用与测定试样相同的分析步骤和试剂进行测定,以消除系统误差。
六、结果计算与表示方法根据滴定结果,标准中规定了氯化钠含量的计算公式,并将其表示为质量分数。还规定了允许误差范围,用于评估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严格的计算和误差分析,可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七、标准修订与完善情况与GB/T 4348.2-2002相比,GB/T 4348.2-2014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范围明确:新版标准明确了适用对象为工业用固体氢氧化钠和液体氢氧化钠中氯化钠含量的测定,并强调了方法适用于氯化钠质量分数介于0.005%至0.5%之间的样品检测。
术语定义:对关键术语给出了更加明确的定义,如“试样”、“空白试验”等,有助于减少因理解偏差导致的操作不一致问题。
试剂要求:调整了试剂的要求,如明确规定应采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并增加了某些特定条件下所需化学药品的具体规格说明。
实验步骤:细化了取样、溶解、滴定等操作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如规定了更的温度控制条件以及搅拌速度建议值,旨在提高实验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工业用氢氧化钠 氯化钠含量的测定 汞量法 GB/T 4348.2-2014
思考·开启
| 成立日期 | 2024年10月11日 | ||
| 法定代表人 | 解语心(法定代表人) | ||
| 注册资本 | 500 | ||
| 主营产品 | 第三方检测技术服务;产品质量检测,成分分析测试;计量检测;化工产品电子电器检测服务等;生态资源监测;土地调查评估服务;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农业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终端计量设备销售;计量技术服务;标准化服务;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服务;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检验检测服务;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室内环境检测;辐射监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林业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安全生产检验检测;商用密码产品质量检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水利工程质量检测;雷电防护装置检测 | ||
| 经营范围 | 一般项目:环境保护监测;生态资源监测;土地调查评估服务;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农业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终端计量设备销售;计量技术服务;标准化服务;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服务;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环保咨询服务;环境应急治理服务(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许可项目:检验检测服务;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室内环境检测;辐射监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林业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安全生产检验检测;商用密码产品质量检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民用航空油料检测服务;雷电防护装置检测 | ||
| 公司简介 | 安徽量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一站式检测服务中心,为企业及个人用户提供低成本、高效率、更便捷的检测服务。主要提供的服务有:环境保护监测;生态资源监测;土地调查评估服务;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农业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终端计量设备销售;计量技术服务;标准化服务;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服务;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环保咨询服务;环境应急治理服务许可项检验检测服务 ... | ||









